【八里河文化】

奇才与奇缘的绝妙结合??春秋名相管仲(三)

发布日期:2017-03-04  浏览次数:10899

奇才与奇缘的绝妙结合——春秋名相管仲(三)


主讲嘉宾:吴浩 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       主持人:赵媚 史巍 安徽经济广播财富调频


(安徽是文人墨客的一生诗绝处,安徽是草莽英雄的风声水起时,安徽是才子佳人的人约黄昏后。安徽是说不完的故事 道不尽的韵味。听故事游安徽。)


二、小节与大功的矛盾统一


主持人:听故事,游安徽。大家好,我是赵媚。大家好,我是史巍。欢迎各位,跟随旅游1+1继续前行。到了这个周五了,我们的春秋名相管仲篇,又到什么样的故事环节了呢?今天应该是我们在以前两篇的基础上,对管仲进行一个概括性的说法,叫做大功与小节。今天我们要立体的、全面地认识这样一位春秋名相管仲。如果您听了我们前两期节目,感觉对管仲这个人,您只羡慕他运气,并不对他才干产生兴趣的话,那您就错了。好的,那么今天,还是有请我们吴老师,来给我们说一下,管仲的大功与小节。管仲的大功与小节的统一,有请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吴浩,吴老师。吴老师,我们很期待呀。您把这个环节赶快推荐给我们听众吧。


吴浩:大家好,今天我们接着讲。我们安徽人管仲确实很有意思。孔子提出修、齐、治、平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这是儒家的一个人的最高人生理想。往往是要求,修身是第一位,小节很注重,我们今天仍然要求要注重小节。管仲这个人呢他很奇怪,就是他的小节和大功是矛盾的,但最后又是统一的。管仲呢,历史上鲍叔牙对他那么推崇,齐桓公对他那么信任,他呢,作为回报,不是说对他们好,而是以成就齐国的一番霸业,这才是对朋友、对领导最好的回报。他很难得,你今天看看历史,设计了一整套的改革措施,我们在中国历代王朝看过有很多改革措施,有些措施啊,都不大和我们今天的相接近,我们不太好理解。但管仲的这些改革措施有很多东西直到今天我们还在用它。


主持人:呵,仍然有这个借鉴意义


吴浩副局长:以往,管仲没有成功之前,大部分都是失败的经历。但是他一旦被任用,这块金子被放在适当的位置上,就很快地闪烁出光芒来。所以,他的小节看似问题很多:打仗怕死,经商多拿钱,做人也不符合封建时代传统的道德标准,但是他却能推行一系列的改革。历史上孔子的两个弟子:子贡和子路,都对管仲的小节质疑,认为管仲算不上一个“仁者”。其中一个弟子,子路,为人正直,他说,齐桓公杀掉了公子纠,公子纠有两位老师,第一位老师,召忽,就是为了公子纠而死,为自己的主人自尽,杀身成仁。但管仲也是公子纠的老师,他不忠于自己的主人、不为公子纠自杀,就不能和召忽相比。所以他这样的人能算为仁者吗?孔子另一个弟子,子贡说得更尖锐。他说,管仲不仅不为公子纠、自己的主人自杀,不忠于自己的主人,而且为自己主人的仇人所用,当了仇人的宰相,背主,过去按传统道德上来说是“背主”。但是我们要看到,公子纠和小白都是齐国的国君,管仲的最高目标就是让齐国富强。


所以孔子在答复他两个弟子时对管仲的评价非常高:齐桓公为诸侯的盟主,九合诸侯,不用武力,然后一匡天下,这都是得力于管仲。孔子认为,像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“不仁”呢,他就是仁者、真是仁者。孔子还解答说,管仲相助齐桓公,取得这样大的功绩,尊王攘夷,率领诸侯一振天下,使天下安定,抵御无数夷狄的入侵,老百姓到今天仍然很好地享受管仲施政的恩赐,没有管仲,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民族,都要变成披发和左扣衣襟的夷狄了。管仲怎么能像一般匹夫匹妇那样的普通人,为了坚守某一种狭隘的信念,自缢于沟渠之中,而不能成就自己以后的大功呢。孔子对他的“小节”和“大功”是这样一种观点。确实,管仲没有拘泥于传统的做人道德规范,而是为了成就辅佐齐国建立霸业的大功。


主持人:他不是为了某个人取得成功,是为了让整个齐国能够得到富强。


吴浩:所以,后来在历史上看,管仲确实在齐桓公的鼎立支持下,在政治、经济、工业、农业、军事、社区管理等各方面都深入进行了一系列务实的改革。这个改革在春秋战国时期,在中国历代,都是非常深入的。尤其在经济方面,对我们今天,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。有很多事看起来很奇怪,我们今天还在做的事,原来两千七百多年前管仲就开始做了。这很有意思。


第一,经济方面,他首先要采取的改革就是通货集财,发展商业,积聚财富,达到富国强兵。其中历史上评价他,“与俗同好恶”,就是和老百姓的日常追求相一致。这和今天建设和谐社会、以民为本、以人为本、利为民所谋等还是有相通的地方。历史书上说的“与俗同好恶”,直白的话就是急老百姓之所急,想老百姓之所想,让老百姓安居乐业。老百姓不喜欢的事情就不做,老百姓喜欢的事情就多做。这样,使老百姓慢慢富裕起来, 最后国家的财富也会越来越多。


再一个,在历史上,中国改革开放以后,通过招商引资、扩大开放,仅用二十多年就迅速地强大起来,这在世界历史上很少见。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,有史书说,管仲是第一个通过招商引资达到富国强兵的政治家,就是善于招商引资。第一,他实行招商奖励,再一个,免税。今天的招商奖励有很多那时候的精神,欢迎外来的投资者。读起来很有趣,比如说,齐国制定了一个政策,专门成立了相当于今天的外商活动中心或开发区,让他们投资兴业。他设计了专门的宾馆来接待他们。我们今天在很多地方可以见到。国外标准、国际标准的酒店、设施都是为了方便外商来投资。所以其中有一个政策很有意思:不光我建立了宾馆,让外商来居住,另外有奖励政策。一个外商带一乘车,就是一个车队,一组车队的货物或资金,一组车队来齐国,吃住全免,我提供免费的食宿。如果你带来三乘车,就是三组车队的货物就更多了,不仅吃住全免,马和牲口也全部免费提供饲料,这也是一种优惠政策。如果要带五组车队的货物和资金过来,不仅吃住全免、牲口的草料免费提供、还给配上服务人员,专门照顾你的生活起居。用这些优惠政策吸引外商,各个国家的商人过来投资。这是其中一个例子。


另外呢,除了奖励,他还免税,在税收方面推出很优惠的待遇。有一段时间,为了达到富国强兵,齐桓公很急,他为了筹措军费,想扩大税收,多收钱多收税。他就和管仲商量,这是很有趣的一段对话。齐桓公说,我想征收房屋税,多收点钱嘛,住房得收税,这样行吗?管仲说,这等于叫人们拆掉自己的房屋。齐桓公说,那我要征收树木税。齐桓公也是急了,初期的时候也挺着急,什么东西都想收税。管仲说,你这等于要人们砍伐幼树。种树就得交税,那干脆就砍了不种了。齐桓公又说,我想征收牲畜税呢,你养牲畜我来收税吧。管仲说,那你这就等于让人们杀死幼畜,不养牲口。那怎么办呢,齐桓公想了想说,那我就对人口征收赋税,怎么样?你家几口人,我就多收点税,管仲回答很有意思,那你就等于让人们收闭情欲,少生孩子,隐藏户口啊。齐桓公这时急了,没好气地说:这也不行那也不行,那我征什么税才适合?


现在,我们很多地方改革开放以来,初期在经济政策上也给外商很多优惠税收的减免。在初期的时候,免税还是很重要的。管仲就解释说,光靠征收税赋来解决财政困难是难以成功的,因为每种税都会带来负作用的。你看,管仲很有见地。两千七百多年前,对财政税收的见解非常远大。齐桓公问,那么我究竟怎么做,才能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呢?管仲就回答说,只有官山海才是可行的。

.什么是“官山海”呢? 就是国家开山, 开矿炼铁, 用海水炼制盐, 封建时代的盐铁是非常重要的财富来源,放手有很多优惠的政策鼓励商人开发铁矿。矿铁制作成各种各样工具,销售可以得到很多钱。用国家的力量,像官办的国有企业来管理。另外呢,人可以不吃某一种食物, 某一种谷物, 但必须吃盐。齐国有山海之利, 今天的山东半岛有山有海。用海水来炼盐, 大力鼓励炼盐。所以盐呢,销售的价格也很高。还有一些, 他提出来为了富国强民,铁器的打造、兵器怎么制作,他军事上也有很多。他还有一些政策规定也很有意思。


管仲这一生的经历, 你看他说的所有话、做的事非常务实,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实用主义者。实用主义在国家快速摆脱贫困, 达到富国强兵的初期阶段、实用主义从实际出发非常有效。像我们国家也曾提出不管白猫黑猫,抓住耗子就是好猫,快速甩掉我们贫穷落后的帽子。什么样有利于使国家和人民得到实惠,迅速地摘掉贫困的帽子,那就最好。他就定了一个政策,犯了罪你献出兵器来,你家里有打造好的兵器,交出来贡献给国家的军队。兵器是合格的,也可以免除你的刑事处分,这都是很实际的。所以,民间都可以制定这样的政策,在军事上他也有很多的这种优惠政策,富国强兵,达到这样一个目的。


(一生痴绝处,无梦到徽州  精彩山水,魅力安徽)


(安徽是文人墨客一生痴绝处,安徽是草莽英雄的风生水起时,安徽是才子佳人的人约黄昏后。安徽是说不完的故事,道不尽的韵味。听故事,游安徽 )


吴浩:所以历史上评价呢,管仲是“其为政也,善因祸而为福,转败而为功”,能成就大功,很多时候能够把一件祸事转变为好事。刚才讲了可以很聪明地规谏齐桓公在政务上的错误做法,避免祸事。另外呢,在不利的情况下能够使他取得成功,这很不简单。可以说吧,管仲是有大功于国。但是,个人生活上呢,他不像历史上包公啊,诸葛亮啊,那种贤臣良将,他们是那种勤俭的。管仲很有意思,他不是这种人。


我们这安徽老乡挺有意思。他帮齐国很快地富强起来。史书上也有分析他为什么改革能够成功,很多改革遭到夭折,他这个改革呢,有很多的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。第一个呢,他是平稳的,不是激进的,从齐国的实际出发。第二呢,他尽量不侵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,不是铲富济贫,剥夺既得利益者,损有余,补不足。他不是这样做。他是使国家整体财力增加。然后呢,你富的你还富。穷的人呢,也尽快富起来。他基本上采取这种做法。这样呢,社会就比较和谐。所以,我们今天国家政策也是很对的,要扩大中等收入的阶层,不能有一种仇富心理。不患寡而患不均嘛,很容易产生仇富的心理。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曾说过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。


所以管仲的改革,今天你也会觉得很有意思,有很多启示。我们今天与两千七百多年之前的事,还有很多相近的地方。他是让老百姓,穷的人先富起来,富的人你还继续富。他自己本人也充分享受了改革的成果。历史上作为一个宰相,他不像诸葛亮很清贫,他自己很奢侈,金钱和美女也都喜欢。所以历史上给他四个字:“其侈逼上”,就是说他奢侈生活的豪华程度和国王也差不了很多。他是仲父,地位很高。说他富拟于公室,他的财富和国王和贵族是差不多的。但是呢,他自己这么富,不是很清廉,封地很多,都是正当所得到的。但是呢,“齐人并不以为侈”,齐国的老百姓不觉得他奢侈,因为他们也富起来了。一个呢,是得管仲之利,齐国迅速富国强兵,大家都得到政府的好处。另外一方面呢,他是很富,但是我们大家也都富起来了。这个也就今天所说的建设和谐社会。当时齐国的老百姓,中下阶层也都分享了管仲改革的成果,这样做,社会是比较安定的。后来,你看管仲去世以后,齐桓公造成宫廷内乱,社会并没有乱。


看来,管仲的小节与大功看似是矛盾的,其实呢,深刻地探究它的原因呢,它又是统一的。比如说他没有忠于公子纠,没有为原来辅佐的主人自杀。是因为他脑子里的最高理想是要使齐国富国强兵,成就霸业。公子纠只不过是他辅佐的一个公子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的一个载体。公子纠去世以后,他就辅佐公子小白——齐桓公。他还可以有余地的,为了达到这样一个最大的理想,成就这个大功,他又辅佐了齐桓公。事实证明,像孔子说的,管仲不是一个庸才,主人一死,自己也像个匹夫匹妇一样,我也吊死吧,死在一个沟边就完了,那就湮没了。他这个大才一定要使用,小节和大功一定是统一的。另外,你看他的生活上,不是说官员就是要不吃不喝,一定没有个人的追求,没有享受生活的权利,他不是这样。他一个,向齐桓公要钱要官要地位,初期都是为了保证他能够理直气壮地、腰杆子很硬地在齐国的贵族如林、大臣如林的宫廷环境里面,大刀阔斧地推行他的政策。因为他是起自布衣,没有靠山、没有背景、没有后台。齐桓公是他唯一的后台,鲍叔牙是他唯一的朋友。在这个里头,他必须要有一定的地位。所以,现在我们感觉到,在一个企业也好,一个地区也好,要让一个人才施展他的才能,必须给他创造一定的条件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他把他仲父的地位、上卿的官职、他一定的封邑、衣食无忧的基本的经济保障,使他能够平起平坐地和大臣们在一起,那也是他施政的一种贡献。


小节,看似你不应该要钱、不应该要官,但这些都是和他要成就大功统一的。看似矛盾的而实际上是统一的。再一个,他最后能享受很豪华的生活,也是因为齐国都富起来了,也能享受很豪华的生活,其侈逼上,老百姓呢,不以为侈。也就是让大家都富了,原来富的人也没有波动。所以他这个改革应该是比较科学的,比较成功的。所以,他在历史上,和一些后来的改革者比,他确实很幸运。幸运也是因为他具备这种大才,胸中有一个远大的目标,有一整套方略和才能。一旦君主赋予他这种施展的机会呢,他就毫不犹豫的推行,能取得成功。


主持人:是,听了吴老师以上的一些讲述,我想我们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,对管仲也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。他是一个具有可以从多方面角度去评析的历史人物,由于他不拘泥于世俗的陈见,所以他才建立了一些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这样的一些丰功伟绩。


没错,听过吴老师的讲述呢,管仲已经栩栩如生的站在我们面前了。好像我们都可以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时空去和他对话。不过我知道这当然是一种感性的认识。我现在特别想了解一下,历史上有没有一些大家对这位春秋名相管仲也有一些评价呢。


就是对于我们来说是古人,但是对于管仲来说又是后人的这样一些前辈、先哲先人们对于管仲是如何进行评述的?


吴浩:在中国历史上,对管仲评价也是很高的。孔子的《论语》里多处提到管仲,主要的评价是非常成功的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里也说,“管仲相齐,顺百姓之美,匡救国君之恶,故上下能相亲也。”这个很重要的,“上下能相亲也”,刚才我们讲小节与大功的统一。上下能相亲也,君臣上下能够相亲。还有司马迁写的管仲相齐、他顺百姓之美,第一个,管仲相齐,顺百姓之美,这个也是他改革成功的一个基本条件。顺百姓之美,匡救国君之恶,就是顺应百姓的需求,国君做得不对的地方他能够加以匡救,加以纠正,很聪明地纠正。司马迁写《史记》的时候,已经过了管仲所处时代好几百年了。故上下相亲,君臣相亲。统治阶级和人民能够很和谐地共处。所以这个做得很好。后世很多有名的人都对管仲很推崇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,自比管乐。其中乐是乐毅,是春秋时期燕国的名臣; 管指管仲。他自己自比管仲, 诸葛亮后来成了大才。


两千七百多年过去了,出生在我们安徽的历史名人——管仲,他的一些妙语警句,至今仍然被引用,比如他的治国方略,提出了一系列很有名的警句。比如说,礼义廉耻,国之四维。现在我们提出八荣八耻。礼义廉耻,国之四维,是保证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道德标准,是这个国家的纲。“四维不张,国乃灭亡”。意思说,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人民连礼义廉耻都不讲的话,国家会灭亡。另外,他还提出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”,就是说,你一定要发展经济,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,再施以教化,加强教育。一个国家如果经济不行,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都不能维持,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话,它怎么可能是个礼仪之国?政治上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需求呢,也不可能要求他们做到。这些话呢,对我们今天打造和谐社会很有借鉴。


最有意思的是,我在准备你们这个讲稿的时候,今年3月份全国人大中外记者招待会,温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,又提到了管仲的话。最近的一个例子啊,记者在问到中日关系,温总理就答复这个问题,建议以史为鉴,面向未来。这是中日关系的大局,他还引用了管子的一句话,这句话非常很有意思。他说,“召远在修近,避祸在除怨”。第一句话就是说,你要想吸引远方的人们来仰慕你、亲近你,你首先要把邻居或邻国、在你身边的这些人民处好,使他们喜欢你。远方的人才会来,第二句话,避祸在除怨,意思说,未来不受祸患的侵扰,关键是在于你除去人们对你的怨恨。别人不怀着怨恨,你也不会有什么祸。儒家文化历代对管仲很推崇。有时候也说他开法家改革之先,但是说他根本的还是“尊王攘夷”,还是属于儒家。


(安徽是文人墨客的一生痴绝处。安徽是一代草莽英雄的风生水起时。安徽是才子佳人的人约黄昏后。安徽是说不完的故事,道不尽的韵味。听故事,游安徽。)


主持人:听众朋友,您现在收听的是安徽经济广播财富调频“旅游1+1节目”,我是主持人赵媚。大家好,我是史巍。我们的节目是在每周一到周六的上午8点30分至10点直播,下午的14点到15点重播。中午的特色栏目,就是您现在收听到的“听故事,游安徽”了。现在您听到的是我们“听故事 游安徽”的第一个系列,安徽的名人系列。我们邀请到的讲课嘉宾是安徽旅游局副局长吴浩先生,吴老师。吴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安徽名人系列的第一个人物就是:奇才与奇缘的绝妙结合——春秋名相管仲。管仲是我们安徽颍上人,那我们的故事说到这里,已经说了三期了。


没错,通过整个三期的讲述呢,相信所有的听众朋友在听吴老师讲述的时候,自己的心理也会有个谱,哎,管仲原来和我是老乡呀,管仲原来有过这样的一些故事。对于管仲,也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,也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见解。那么在这,可能有些听众朋友要问了:既然管仲如此有名,又是我的老乡,正好我这个周末有时间,就想到颍上县去看一看,有没有和管仲有关的一些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可以供我选择呢?


哎呀,史巍提的这个问题正是我心里想的。听吴老师这么一路讲过来,每次他讲到激动的地方,或者引起我们激动的地方,我们都特别想到现场去看一看。这个问题还是要吴老师给我们解答一下。


吴浩:管仲这样一个历史名人,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流星,已经距我们有两千七百多年了。现在我有时候到颍上去,看到颍上县——他的故乡,在淮河和颍河的岸边,经济发展很迅速,旅游业发展也非常好,现在是我们淮北旅游发展最好的一个县。颍上的农民,管仲的老乡们,很有创意。他们自己筹资,自己设计,自己制造。在淮北这个地方,在颍上这个没有什么旅游资源的地方,他们开发出了很多生态园、八里河人造公园。去年他们已经接待游客190多万。一个小小的县,门票收入超过1400多万。他们很聪明,旅游业发展得非常好。颍上县现是安徽省唯一的有三个4A级景区的县城。今年一月份,他们游客接待量继续呈较高的增长率。所以,现在到了颍上,到了淮河边,站在颍河边上,想起就在我们安徽淮北这么一个历史上比较贫瘠的土地上,曾经出过一个影响山东,影响中国,甚至影响世界的这样一个伟人、历史名人,感觉到作为一个安徽人很自豪。


今天的颍上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。现在我们旅游初级阶段,大家是看山水、看热闹的比较多。但是旅游发展高级阶段,对文化历史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多。我们看到国外许多喜欢中国历史文化的人,会到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上描述历史事件真实发生的这些地方去看。这些地方可能是一堆荒冢,或是一堆废墟,或者可能是一片旷野。但是因为有史书里记载的那么精彩的故事,流传了两千多年、三千多年的历史人物,他们还是要去看,只要是遗址,它的价值就非常的高。所以,我们在发展旅游的途中,现在我也经常和颍上建议。颍上县对管仲宣传还是不够的。管仲的管鲍祠是历史上留下来的。在县城里有个小小的园林,白墙青瓦,里面有管仲的墓。我站在他的墓前,我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。这个地方就静静地躺着这么有名的安徽老乡。但是我们安徽人都不太知道他。淮北地区老子、庄子有争论,但是管仲是没有争论的。


主持人:好像鲍叔牙也是颍上人,管仲的老乡。


吴浩:我也很高兴地听说,县里建开发区的时候,想把管仲纪念园建成很大的园子。


主持人:今天呢,跟随我们“听故事 游安徽”的行程,我们一路走来。在这样的一个开场篇里,在安徽历史名人系列里,首选就是管仲。听了我们三期节目之后,听了吴老师说了这么多的故事,我想很多的朋友已经浮想联翩。其实我自己也在想,这个管鲍祠到底是什么样的。因为我当然是没有去过了,但在我的想象当中,我想如果我有机会的话,我一定要去一下颍上县,看一下管鲍祠。


等到我们下次、我们颍上县进一步发展的明天,您可以很骄傲地告诉身边的朋友,我是管仲的老乡。你可以津津乐道地告诉所有的游客,你所知道的管鲍之交,你所了解的管仲治国的一些令人回味、令人称赞的这些经典。


我们说道的是管仲,其实安徽的名人还有很多,安徽的故事还有很多,那么在以后的听故事 游安徽的节目当中,我们将会一一地为大家奉送。再见。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