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八里河文化】

唐代进士“张龙王”

发布日期:2007-12-05  浏览次数:14495

  “张龙王”真名张路斯,祖籍河南南阳(隋初迁居颍上县百社村),唐朝颍上焦石台孜(即今夏桥镇龙王庙村)人。唐代进士,曾任宣城县令。张路斯自幼家里贫穷,给焦石台村姓石的有钱人家放牛。有一年初夏收麦前,天气火辣辣的热,石家的伙计们挑水泼场,为收麦做准备。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,到天黑场还未泼三分之一。张路斯看见了,跟他们开玩笑说:“看你们累的,如果请我吃顿饭,我一个人就把场泼好了。”大家也跟他开玩笑说:“我们不泼了,夜里你泼吧,你泼好了,我们明天请客。”说着大家立即休息吃饭去了。半夜里,张路斯跑到河边柳树林子里,倒头呼呼大睡,一会儿他变成一条白龙,将尾巴伸到颍河里,尾巴一卷,就把水卷到了场上,场上象下了一场雨。东家和伙计们看见都大吃一惊。东家将此事告诉了老伴,认为他是龙的化身,便把女儿许配给他,并资助他上学。张路斯有了上学的机会,读书聪颖,过目不忘,三年考中进士,年仅16岁。唐景龙年间(公元707-709年)做了宣城县令。 
  张路斯出身贫苦农民家,做了宣城县令后,对农民极为关心。他经常下乡查访人民疾苦,巡视农事。他看见宣城北门外有一大片洼地,芦荻丛生,野鸭成群,无人耕作,一片荒凉,于是便利用冬春农闲,组织老百姓开沟排水造田,不久,一块块水田造成了,一方方鱼塘挖成了,荒湖地变成了鱼米仓。老百姓乐了,又在张路斯的带领下,在宣城城南葫芦圩一带开沟渠建农田,开辟了农田好几百亩,使灌溉耕作井然有序,旱涝保收,老百姓给这片农田起了个名字叫“张路斯田”,所建的跨溪桥叫“张公桥”(这些田和桥现在还在)。
  张路斯年纪大了,辞官回乡后,常在河边钓鱼。他发现水里有宫室楼阁,就进去住下,从此,夜出晨归。有一天早晨,他回到家,身上又湿又凉。夫人石氏感到奇怪,问他夜间干什么去了?他说:“我是龙,霍邱人郑祥远也是龙,来跟我争夺这个水下宫殿。明天晚上,我要有一场恶斗,你叫九个孩子帮我,颈上系红绸的是我,系青绸的是郑祥远。叫他们看见系青绸的就放箭”,第二天晚上,张路斯果然在河里于系青绸的龙搏斗,儿子们对着系青绸的龙一齐放箭,该龙负伤逃跑,张路斯在后面紧追,所经过的地方,都变成了河沟,一直通到淮河,戴青绸者,投于合肥之西以死,死处取名“龙穴山”。张路斯夺回了河潭,后来和九个儿子都成龙飞去。 
  当地老百姓对张路斯很尊重,唐朝后期,就在焦石台的颍河边给他建了一座张公祠,又叫龙王庙。遇到干旱,就去烧香求雨,有求必应,乾宁中(公元894-897),刺史王敬尧扩建了龙王庙。 PrC<n/R  
    宋乾德年间(963-967年)蔡州大旱,刺史司超听说张公有灵验,祈祷得雨,便在蔡州建了张公祠,“翰林学士,陶谷为记其事”。于是,“自淮南至陈蔡、许、汝皆奔走奉祀”。景德中(1004-1007)谏议大夫张秉奉圣旨扩建了张公祠。熙宁年间(1068-1077)司马郎张徽奏明皇上,下诏封谥张路斯为“昭灵侯”,其妻石氏为“柔应夫人”。
    元佑六年(1091)秋大旱,颍州知府苏轼“迎致其骨于西湖之行祠,与吏民祷焉,其应如响。”于是又扩建了颍上张公祠,并作《昭灵侯碑记》,石刻嵌于壁(该碑现存于龙王庙村)。清颍上县志记载,颍州太守大文学家欧阳修、明代颍上知县著名文学家屠隆,都曾专为祀典作祈雨文。对于张路斯和龙王庙的事迹,在祈雨文中屠隆也透露出些微怀疑,然而又不得不信以为真。  
    元末,张公祠在兵荒马乱中废毁。明洪武三年(1370),颍上人又在旧址重建此庙。“洪武七年(1374),为厘正祀典事,每岁春秋仲月上旬,县官率僚属致祭”。清朝至民国年间,每逢干旱,当地人还脱赤脚,戴柳条帽,抬着祭品到龙王庙求雨。船民行船到此,必进庙烧香祈祷。1954年大水,龙王庙被淹倒。近几年,船民又在原庙旧址建个小庙,依然有人烧香。

关于张路斯的记载,不少史书都有。《颍上县志·人物》记载:“张路斯,原籍南阳,隋朝初年,迁居颍上百社村,16岁考取进士,唐朝景龙年间,任宣城县令,很有政绩”,清光绪年间,《宣城县志》里记载着张路斯垦湖造田的政绩。“张路斯田”、“张公桥”现均存。

  关于张路斯的传说,唐布衣赵耕写了一篇文章,记述他与九子化龙的传说。宋欧阳修《集古录》里对此也有记载。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