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历史人文】

  • 242021-11
    《管子上篇》
    〈牧民〉 凡有地牧民者,务在四时,守在仓廪。国多财,则远者来;地辟举,则民留处;仓廪实,则知礼节;衣食足,则知荣辱;上服度,则六亲固;四维张,则君令行。故省刑之要,在禁文巧;守国之度,在饰四维;顺民之经,在明鬼神、祇山...
  • 042017-03
    《管子》
    “天道之数,人心之变” 现存《管子》一书是西汉人刘向编写的,但史学界对《管子》一书中哪些是稷下先生宋钘,尹文的遗著,哪些是管仲学派的言论还有争论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其绝大部分的思想资料是属于管仲学派的,它所体现的政...
  • 042017-03
    “阜阳”之名的由来
    近些年来,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,阜阳知名度不断提高,外事交往日益频繁,不少海外友人,甚至阜阳当地人,都询问阜阳为什么叫“阜阳”?“阜阳”的含义是什么?现就阜阳地名形成的来龙去脉和可能存在的几种含义,全面地进行探讨,如...
  • 042017-03
    安徽名人录(缅怀故人,奋发图强!)
    安徽名人录 (大家接着补) 现在最牛的. 胡锦涛(1942年12月生),安徽绩溪人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,中央委员会总书记、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,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,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。 吴邦国(1941...
  • 042017-03
    听故事游安徽-春秋名相管仲(一)
    主讲嘉宾:吴浩 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 主持人:赵媚 史巍 安徽经济广播财富调频 (新鲜的资讯 我希望用电波帮你架起一道风光无限的彩虹 美妙的风景 心际必定大于足迹 一份行动 一份快乐 旅游1+1 来吧 让我们现在出发) ...
  • 042017-03
    历史名人与安徽》奇才与奇缘的绝妙结合??春秋名相管仲
    (安徽是文人墨客一生痴绝处,安徽是草莽英雄的风生水起时,安徽是才子佳人的人约黄昏后,安徽是说不完的故事,道不尽的韵味。听故事,游安徽。) 主讲嘉宾:吴浩 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 主持人:赵媚 史巍 安徽经济广播财富调频 主...
  • 042017-03
    奇才与奇缘的绝妙结合??春秋名相管仲(三)
    奇才与奇缘的绝妙结合——春秋名相管仲(三) 主讲嘉宾:吴浩 安徽省旅游局副局长 主持人:赵媚 史巍 安徽经济广播财富调频 (安徽是文人墨客的一生诗绝处,安徽是草莽英雄的风声水起时,安徽是才子佳人的人约黄昏后。安徽是说不...
  • 042017-03
    史上最年轻的宰相:甘罗
    甘罗,生卒年月不详,战国时楚国下蔡即今安徽颍上县刘集乡穆岗村人。甘茂之孙,先秦时代著名的政治家、谋略家。甘罗幼年,为秦相吕不韦家臣。12岁时,冒着生命危险出使赵国,说服赵国联秦攻燕,被秦王嬴政封为上卿。 史载:一天,吕...
  • 042017-03
    颍上龙王传奇故事
    有一个关于龙王的故事是这样的。唐之初,安徽省颍上县百社村,有个名叫张路斯的人,夫人石氏,生有9个儿子,他曾在河南南阳做过照灵侯。自罢官归里后,经常到一处小地名叫“焦氏台”的河边树阴下钓鱼。有一天,在他垂钓的地方,突然出...
  • 042017-03
    歪嘴井
    颍上县八里河和清凉寺,两处各有一眼歪嘴井。一提起歪嘴井,人们都能侃得云天雾地,神乎其神。虽带有传奇色彩,但也确有其事。井歪了是事实,不仅民间有传说,而且还有好多人亲眼目睹过。据说这两眼井都与朱元璋有关。 现在单说八里河...
  • 042017-03
    妙三姐
    以慈悲为怀的妙三姐,行善好施,打救苦难,度惺世间迷昧,济度贫度,立誓吃斋修行。后成佛受人敬仰,她就是人们常说的南海观世音菩萨。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,我国西南边陲有两个部落小国家,一个是交趾国,一个是兴林国;两国之间的矛盾...
  • 042017-03
    九龙传珠
    八里河是九龙传珠的宝地,有关龙的传说,从古至今众说纷纭,老龙头、青龙尾、白龙腰、鲶鱼叭哒嘴、二龙夺珠滩等等,早已成了八里河的掌故了,有着动人的神话传说。 古时候,八里河南通淮河,东临沙河,内连大小湖泊五个,又是淮河的避...
  • 042017-03
    八里河白雀寺的传说
    东汉桓帝刘志登基坐殿后,外戚宦官更迭擅权,形成宦官专横,社会比混乱,人心思安,百姓无精神寄托,佛教活跃,信徒增多,寺庙的兴建愈为普遍。白雀寺也兴建此时。 相传在柳沟河(现八里河)附近,有一大财主,叫济仁,家有万贯,但人...
  • 042017-03
    八里河的传说
    历史就像一条长河,有渊源、有流程。八里河也同样,从日月星辰的演变中,流过洪荒时代,穿过文明时期,经过无数次的变迁,一步一步地走向今天。 八里河与其说是一条河,不如说是皖北一个大湖泊,现有水面1.8万亩。历史上“河”与“...
返回顶部